本鋼新聞
品牌本鋼,從“小”產線看“大”變遷
  彈指一揮間,中國改革開放已經走過整整40年,曾被譽為“共和國功勛企業”的百年本鋼,站在時代的大潮中,以研發鑄就品牌,以品牌壯大實力,書寫了一曲轉型蝶變的壯美篇章。
  40年間,一條條產線的建成投產,串聯起了本鋼集團百折不屈、燦爛輝煌的品種研發變遷史,也打開了一扇“本鋼看世界,世界看本鋼”的新窗口。

逆襲,站起來的中國“一米七”

  1979年11月,板材熱連軋廠1700生產線正式建成,加熱爐點火烘爐的那一刻,揭開了本鋼以品種研發開拓創新發展道路的大幕。
  “這是一條完全由我們中國人自己設計和施工建設的生產線,被稱為‘共和國獨子’,但由于建設時的歷史背景,1700生產線在設備和技術上有很多不匹配、不完善的地方,被外國人稱為‘只能是一堆廢銅爛鐵’的老舊生產線。”作為1700生產線的第一批操作工,今年65歲的時述德對40年前的情景記憶猶新,“1700產線剛建設時,附近還是一片稻田,生產基本全部依靠人力和手動操作,生產能力有限,生產環境也非常艱苦,但我們本鋼人不服輸,一次次進行技術改造,一點點優化完善,我是眼看著本鋼熱軋產品質量越來越好,生產能力越來越強。”
  1988年,《人民日報》發表題為《中國一米七站起來了》的文章,在全國上下引起轟動——經過技術改進的本鋼1700生產線產量由1987年的104.9萬噸,躍升到1988年的164萬噸。這是中國鋼鐵企業的一次壯舉,自此,本鋼成為我國第三大熱軋板材生產基地。
  如今,1700生產線軋制的品種規格已經由最初的幾種發展到160余種,所生產的高附加值產品60%為冷軋產品,產品領域涉及汽車、家電、輸油管道、集裝箱等高端用戶,每年出口產品達130萬噸。
  昔日的“廢銅爛鐵”,今日已成創效“擔當”。就在1700生產線實現逆襲的同時,本鋼集團著手建設板材熱軋廠1880生產線、2300生產線,現在的本鋼集團熱軋產品已經囊括薄規格集裝箱鋼、花紋板、低合金高強鋼等40多個鋼種。其中,薄規格集裝箱用鋼獲得國家名牌產品榮譽稱號,產品幾乎覆蓋了全國所有的集裝箱生產企業;所生產的X70、X80、X100產品應用于印度管線、伊朗管線、雙蘭管線、靖西管線、忠武管線、西氣東輸二線等十幾條重點管線工程,并成為我國首家成功生產出X100高級別管線鋼的鋼鐵企業。
  “1700生產線可以說是本鋼產品品種的一個起點,從它誕生開始,本鋼集團的產品品種從鐵延伸到了鋼。一路走來,板材熱軋廠從最初只能做普通的水管,到現在可以汽車板整車供貨,這樣的進步和變化是40年前我們基層職工想都不敢想的。”時述德驕傲地說。

突圍,從“大路貨”邁向“高精尖”

  “世界一流”的目標是美好的,但通向目標的征程卻是艱難曲折的。
  進入21世紀,中國鋼鐵市場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盡管我國鋼鐵產量連續10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但大多是粗鋼,高精鋼產品品種少、產量低,遠遠滿足不了市場需要,每年都要進口大量的高附加值汽車板材和高檔的家電板材。
  不能只生產“大路貨”,必須要走精品路線。為了緊抓市場機遇,2004年,由本鋼與韓國浦項鋼鐵公司合資組建的本鋼浦項冷軋板公司投資建廠,伴隨著本鋼浦項一同破土而生的,還有本鋼集團更高遠的鋼鐵夢想。
  為了打造屬于自己的品牌產品和核心技術,本鋼集團著眼全球市場,堅持自主創新,不斷加大研發資金投入,瞄準高端產品,向重點領域進軍,積極搶占行業制高點。
  現任板材技術研究院首席專家劉明輝回憶說:“為了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本鋼瞄準了汽車面板和高檔家電板領域。在當時,一家鋼鐵企業能否生產出汽車板是企業技術水平的標志,尤其像冷軋汽車表面板O5板這種‘無缺陷產品’,軋制難度非常大,在研發過程中,當時的本鋼技術中心汽車板研發項目組克服了很多困難。可以說,本鋼浦項的建成,為本鋼生產高端產品提供了強有力的產線支撐。以O5板為例,實現了以板供貨到以卷供貨的轉變,這對企業來說是一次突破性的轉變。”
  2010年,必將是本鋼載入史冊的一年,遼寧省委、省政府做出決定——對產品結構既有相似之處,也有互補性的本鋼和北鋼實施合并重組,把本鋼建設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鋼鐵企業集團。
  新時期,新征程,本鋼集團追求 “差異化、特色化、專業化”新產品研發的戰略圖也自此展開。合并重組后,本鋼集團產品結構實現了板材公司的高檔汽車板、家電板、高級別管線鋼、集裝箱用鋼、硅鋼、特殊鋼等“雙高”產品,同北營公司的簾線鋼、彈簧鋼、高強螺紋鋼、抗震鋼筋等棒線材和管材的新融合,企業核心競爭力顯著增強。
  兩鋼合并重組后,本鋼集團不僅在汽車板、家電板、石油管線鋼、集裝箱鋼和特鋼研制開發等領域居國內領先水平,而且成功研制出硅鋼和不銹鋼產品,產品形成普碳鋼、特鋼兩大系列,所生產的高附加值和高技術含量的精品占到了企業總產量的80%以上,其中一批精品成為國內外市場上的“寵兒”,在國內外市場均受到用戶青睞,產品遠銷美國、加拿大、歐盟、澳大利亞、伊朗、印度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
  與此同時,北營公司的主導產品長材,也實現了從普通建材向高端建材的跨越,產品品種由兩個增加到了240余個,產能由50萬噸提升到350萬噸,其中拳頭產品簾線鋼得到國際供應商貝卡爾特公司的認證;合金焊絲為CO2氣體保護焊絲、氬弧焊絲原材料,具備良好的防腐蝕性能,廣泛應用于遠洋輪船、跨海橋梁等高端工業建筑領域;高強抗震鋼筋應用于國家重點工程“磁懸浮列車”、深圳地鐵、大連機場等大型項目的建設中。

加速,“本鋼造”跑出新速度

  從本溪市區一路向西南方向駛出,繞過重重山巒,穿過細河大橋,遠遠地就可以看到一片嶄新的湛藍色廠房——這里就是本鋼建設千萬噸級精品板材基地的重要支撐,板材冷軋廠三冷軋工序。
  在精整作業區,職工們正在仔細地為一卷卷剛剛生產出的2000MPa級高強度熱成型鋼包裝貼標,它們即將被運往某新能源車制造廠。
  2015年,三冷軋工序建成投產,該項目采用世界先進工藝、裝備和技術,本鋼冷軋產品的品種定位也隨之邁上了一個新臺階。
  板材冷軋廠首席工程師崔勇感慨地說:“本鋼集團不僅著眼當前市場需求,更放眼未來發展,不斷向更新的目標進發。當前鋼鐵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汽車廠對原料不斷提出新要求,很多高檔汽車對原料更是有著極其嚴格的要求。為了贏得用戶信賴,我們與產品研發部門共同協作,不斷完善生產細節,穩定產成率。例如去年年末成功研發生產出2000MPa超高強鋼,現已應用于某新能源純電動車型上,并實現了規模化量產,可以說,新產品研發為本鋼集團贏得了搶占市場的先機,而我們更要緊緊抓住機遇不放手。”
  就在三冷軋工序建成的同年,本鋼—華晨—東大汽車用鋼聯合實驗室在本鋼成立,這是本鋼集團提升高等級汽車用鋼生產能力與研發水平,致力建設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汽車用鋼生產基地的一次創新嘗試。聯合實驗室的成立,在本鋼集團、華晨汽車和東北大學之間搭建起新的“直通車”,實現了產學研用、成果、人才的“無縫對接”,形成了緊密的科技經濟產業鏈和科技創效實體。
  2016年,本鋼集團再次發力,本鋼板材正式加入國家汽車輕量化技術創新戰略聯盟,這不僅標志著本鋼板材在汽車用鋼研發平臺建設方面邁上了一個新臺階,也代表了本鋼集團在科技創新瞄準未來先進用鋼材料、搶占市場先機上邁出了新步伐,更是本鋼集團在創建產業鏈式技術創新平臺方面取得的全新突破。
  技術與生產的同步優化,使一批批“雙高”新產品如雨后春筍般涌現,成為本鋼立足市場,實施品牌戰略的“加速器”。
  近年來,本鋼不斷刷新研發速度,2017年,本鋼電鍍鋅TRIP800產品通過神龍汽車認證,成為國內首家此產品供貨廠家;2018年,本鋼試制的PHS2000鋼系全球最高強度熱壓成型鋼,填補了國內2GPa超高強鋼領域的空白。在此基礎上,本鋼還實現了熱壓成型鋼產品系列(PHS1500、PHS1800、PHS2000)的大批量生產供貨;同時,本鋼還實現了神龍汽車0.8mm×2115mm寬板合同的大批量穩定生產,成功替代了競爭對手的產品,并替代了部分原激光拼焊產品,成為神龍汽車該類產品的獨家供貨商;同時,完成了0.7mm×2050mm江鈴汽車高深沖級別O5寬薄板的試制和供貨工作,成為世界首家同時滿足薄、寬、深沖、高級別表面外板的汽車板供貨商。
  “品種研發就是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創新永無止境。”本鋼技術研究院技術管理總監李志偉感慨地說,“研發是企業的生命力,是企業不懈發展的源泉,未來的本鋼產品不僅要突出現實意義,更要具有前瞻性,不斷瞄準新目標,實現新突破,依靠優質、高端品種打造‘本鋼’品牌形象。”
  前路雖長,猶可期許。40年不是終點,我們依然在路上。
  板材熱連軋廠、本鋼浦項、板材冷軋廠三冷軋工序……這些產線連通的是本鋼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是幾代本鋼人披荊斬棘走過的歷程,更是我們奮發努力、不懈追求的未來。
  在本鋼集團一屆二次職代會暨2018年經濟工作會議上,本鋼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陳繼壯曾向全體本鋼職工發出號召“堅定信心,不斷學習,增強本領,鍥而不舍,埋頭苦干3~5年,把本鋼建設成為讓職工有自豪感,讓競爭對手有壓力感,讓用戶有依賴感,讓社會充滿敬意的新本鋼!”
  ——這是本鋼面向世界的宣示,是我們面向未來的誓言!
2018-11-09